持股比率 : 43.60%(註1)
-----------------------------------
1537廣隆 5.66%
6224聚鼎 3.84%
-----------------------------------
1337F-再生 5.52%
1580新麥 7.62%
5871F-中租 5.45%
9914美利達 3.91%
6206飛捷 3.98%
8114振樺電 7.62%
-----------------------------------
台幣定存 56.40%
-------------------------------------
累計投資組合今(101)年度到年度結算日(12/15)為止(註2)
已實現報酬率: 8.33%(年化報酬率)
現金股息殖利率: 3.68%(年化報酬率)
結算101年投資報酬率(含現金股息):12.01%
累計投資組合明(102)年度到昨天(12/21)為止(註2)
已實現報酬率: 1.73%(年化報酬率)
現金股息殖利率: 4.03%(預估年化報酬率)
帳面未實現報酬率:3.80%(年化報酬率)
註1:持股比例依買進的平均成本計算
註2:報酬率的計算是以最新的股本為基準
而殖利率的計算是以期初股本為基準
股本包含持股總部位加上現金部位
註3:長期持有,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
個人歷年來年度投資報酬率(含現金股息)如下
092年 32.20%
093年 1.21%
094年 22.81%
095年 45.23%
096年 38.23%
097年 1.08%
098年 19.80%
099年 38.76%
100年 19.65%
101年 12.01%
------------------------------------
持股調整:12月份主要操作為
賣出1337F-再生(基本單),1788杏昌(獲利出清),5871F-中租(獲利1/4)
9914美利達(獲利1/2)
賣出1537廣隆(賣出1/4)
這個月主要是把本益比過高的企業獲利出清或減碼
同時把第4季業績稍差的企業做持股減碼的動作
決策的目的是為了讓整體投資組合處在相對安全的狀況下
同時將漲多的企業部分獲利入袋可以持盈保泰
等待下一次的佈局時機
------------------------------------
投資決策:
1.獲利賣出1337F-再生(基本單)
趁大盤漲到7600~7700點,將成本較高的原始單獲利出清
只留之前7000點買的加碼單
同時原始單的獲利部分用來降低加碼單的成本
再將加碼單轉為基本單(成本已降到7字頭)
若有機會跌回7字頭,會再建立第二次加碼單
2.獲利出清1788杏昌
生技股本益比原本就偏高
因此有相當於4年股息的獲利就賣了
3.獲利1/4 5871F-中租
短線漲幅逼近3成,先獲利減碼1/4
等低點再回補持股
4.獲利1/2 9914美利達
9914原本買進時本益比就偏高
因此有不錯的獲利就先賣1/2
另一半持股續抱
5.賣出1/4 1537廣隆
第4季營收相對前3季衰退不少
且我的持股比率過高
因此降低1537廣隆的持股比率
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
目前正在觀察2家電子企業
準備趁這次美國財政及政治利空開始佈局
另外也有把一點點價值投資的資金
轉戰美股,投資2家企業
因為只是牛刀小試,不方便公開持股
一家是美國做肥料的企業
一家是英國製藥的企業
不過目前處於小套的狀態
感覺美股並不好投資,美股的企業文化跟台股不一樣
台股的價值投資法似乎用到美股就失靈了
我發現本益比愈高,業績其實也不算很突出的企業愈會飆
像化工股PPG以及做油漆塗料的SHW
大盤漲時,他們大漲,大盤跌時,他們只小跌
但看他們的本益比及10年技術線型,真的會嚇一大跳
很像1707葡萄王及9914美利達的線型
但對照他們的財報又覺得不值那麼高的股價
至於巴菲特很喜歡的那些企業
除了XOM及WFC外,其他股價都令人不敢領教
反而本益比愈低,業績其實很不錯的企業反而愈牛皮
像一些石油及煉油股,工業股,生技醫療或長期照護股
這些股價其實遠低於價值的企業反而股價攤在地板或半山腰上
我現在蠻懷疑價值投資是否適用在美股
反而覺得價值投資適用在台股
很奇怪的想法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