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1-07 中國資本市場考察團-金廈之旅(三)
第三天.10/28(星期三)
1.廈門(廈門悠庭小築民宿)/廈門(廈門大學)
坐油輪回到廈門(由鼓浪嶼的三丘田碼頭輪渡回到廈門的廈鼓碼頭)
2.前往廈門萬佳東方酒店Check in
3.依次參觀廈門大學-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
4.回廈門萬佳東方酒店
第三天原本的行程規劃基本上是在廈門市思明區的廈門大學
南普陀寺及胡里山炮台(後來才發現廈門大學因故有限制只能
下午5:00以後才能進入,所以昨晚決定今天在鼓浪嶼多待半天
的安排就意外地變成是明智的決定)
因為第一天及第二天10個驚奇(意外)導致行程一再Delay
才意外讓後面的行程有很大的改變,而且只能放棄不少原本排定
的景點及行程,畢竟此行目的是順利在廈門開戶,這是首要任務
因此其他就只能隨遇而安,一切隨緣
不過以前在台灣就聽人說,來廈門鼓浪嶼一定要去日光巖(晃巖)看看
因為那不但在地理位置上堪稱是整個鼓浪嶼的燈塔(制高點)
而且與廈門隔海相望,戰略地位何其重要,這就是鄭成功要據守
鼓浪嶼,並在鼓浪嶼操練水師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日光巖上
有許多重要古蹟及大師寫在岩石上的題刻都是值得我們上去看的
對我而言,門票一點也不貴,還覺得會不會太便宜了 ?
因此,我和老婆特地在5點30早起,趁著在7:00早餐前還有1個半小時
沿著我們第一天逛街的小道來到了日光巖的門口日光巖寺
門票原本是60元人民幣,我拿了120元人民幣,售票人員大喊太多了
只要60元人民幣(後來才知道,6點以前免費,6~7點半票)
而台灣的旅遊書上卻寫日光巖開放時間是7:00~18:00,真的是很ooxx
文章開頭先簡單介紹一下日光巖的歷史
在介紹日光巖之前先談日光巖到底叫日光巖還是日光岩
光復台到底叫光復臺還是光復台,其實古代(民國)是用繁體字
而非簡體字,因此從牌坊,岩石上的題刻可以證明日光巖及光復臺
才是正確的,日光岩及光復台是簡體字是後人加上去的
日光巖,位於鼓浪嶼晃岩路56-64號,俗稱巖仔山,又稱晃巖,是一塊在
廈門鼓浪嶼龍頭山頂的40多米的巨石,為鼓浪嶼最高峰(海拔92.68米)
是鼓浪嶼上的著名景觀,頂端建有圓台(瞭望台),可供人遠眺鼓浪嶼全島
及廈門對岸的景觀
相傳在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裏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
「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
著名景點有鼓浪洞天題刻、晃巖、龍頭山題刻、龍頭山遺址、
鄭成功水操台故址、光復臺、古避暑洞、與日爭光 、鷺江龍窟、
九夏生寒、閩海雄風、曲徑通幽、重懷舊壘、狂波千頃
鼓浪洞天是廈門二十大名景之一,更有俗話說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
因為要走完日光巖所有景點需要時間(要爬山而且對路況不熟)
最起碼要半天的時間,但我們就是缺乏時間,只有1個小時,所以只好只走
主道,不走岔道,所以錯過很多重要的景點,只看到了鼓浪洞天、龍頭山
晃巖、光復臺、古避暑洞等景點,實在可惜,如果日後還有機會來廈門
一定要安排2天的行程在鼓浪嶼
首先在日光巖的入口處,會看到一個寫著日光巖寺的牌坊,以及看到一塊
高40多米的巨石匾,在岩壁上有三幅楷書題刻,其上為1915年許世英題刻的
『天風海濤』四個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右側為『 鼓浪洞天 』
係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江蘇丹陽人丁一中所書,這是日光巖最早的題刻
左側為『鷺江第一』是清朝道光年間福建長樂人林鋮所寫,兩者靠近
字跡相當,後人常誤為二者皆是林鋮所題,其實後者比前者晚刻二百多年
這三幅楷書題刻,就是日光巖的第一景鼓浪洞天題刻
進入牌坊,便是日光巖寺,重修於明朝萬曆年間,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日光巖寺是一塊巨岩覆蓋的山洞,稱『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陽從
廈門五老峰(山下有南普陀寺)冉冉升起,該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
因而得名,後來日光巖寺又改名為『 蓮花庵 』,這是明朝正德年間建
尼姑庵而更名的
蓮花庵有正殿-圓通寶殿、左殿-大雄殿、以及右殿-彌陀殿等大殿組成
左殿-大雄殿上有一巨石,即為先前介紹的日光巖的第一景鼓浪洞天題刻
右殿-彌陀殿上亦有一巨石,有楷書橫題『晃巖』二個字,是1916年朱兆莘
所書,每字高0.60米,寬0.50米
蓮花庵背後巨石有龍頭山題刻,是1919年黃鐘訓行楷橫題『龍頭山』
三個大字,其下直行跋語:『此山俗稱巖仔山。考廈志龍頭山即日光巖
,亦曰晃巖。明池直夫有晃園,極花竹之勝。爰泐石以存舊稱。
民國八年,黃仲訓識』,字幅高2.4米,寬1.50米
從蓮花庵往上走,有『九夏生寒 』、『鷺江龍窟 』兩處題刻皆在石巷旁
從石巷再往上走,便是龍頭山寨遺址,這是鄭成功在龍頭山上屯兵時
遺留下來的寨門,中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此題詩:『叱吒天風
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
寨門右側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坦,高15米,寬6米
坐南朝北,與廈門隔江相望。巨石下方刻有『閩海雄風』四字
右上方有題字『鄭延平水操台故址』,另一石刻鄭成功五言絕句一首
『禮樂依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
這是鄭成功手書行草,後人於1918年拓印刻上的,可惜的是時間不夠
加上這是一個岔道,所以只好放棄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景點
再往上走,可見到光復臺 ,位於日光巖最高的巨岩朝西的岩壁上
是1931年國民黨元老胡漢民的隸書橫題『光復臺』三個字。字幅高
0.60米,寬2.00米,左側行楷小字直題『民國二十年六月』,右側署款
『胡展堂』
再往上走,可見到日光巖最高的圓台(暸望台),有數層的圓台,直到最高峰
由這些圓台(暸望台)往下可以遠眺鼓浪嶼全島(包括對面的菽莊花園及
港仔後海水浴場)及對岸廈門
從日光巖最高峰往下走,可見到中秋博餅雕像及古代的炮台
走到日光巖山下,有一岔道往百鳥園,可惜時間來不及了,為了避免迷路
我們沿著原路回去,意外在日光巖半山腰見到古避暑洞景點
是幾塊巨石疊成的一個自然石洞,洞日之上有施士潔隸書直題
『古避暑洞』四個大宇。每個字高約0.60米,寬0.90米,左側楷書
署款:『施士潔題』
這裏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1895年日本侵台後,施士潔舉家避難
先後寄居於泉州、廈門等地,這幅題刻為當時所書
短短的1個小時的趕路,雖然很多景點沒看到,很多附屬的園區
像百鳥園,鄭成功紀念館都沒時間去,但光是我們所見到的景色及古蹟
此行就已經夠本了,相較那個門票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便宜啊
至此才有不虛此行之感
沿著晃岩路,永春路回到悠庭小築,沿途又見到了金瓜樓
除了金瓜樓,還見到寧遠樓
寧遠樓位於泉州路70號,曾是盧嘉錫故居。這座三層洋樓,名『寧遠樓』
取寧靜致遠之意,是中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教授的故居
盧嘉錫一直住在鼓浪嶼寧遠樓,直到1946年才搬入廈門大學的教工宿舍
回到悠庭小築民宿,剛好趕上旅館準備的早餐,這是來到廈門
吃過第一寒酸的早餐(第一天是第二寒酸)
餐後J大師及Y伯伯才起床吃早餐,等他們吃完餐後
我們按照行程前往菽莊花園一遊,沿途經過一些古厝
四落大厝,位於鼓浪嶼中華路25號,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
『紅磚厝』是閩南地區的獨特建築風格,可說是中式別墅的典型
紅墨,位於鼓浪嶼中華路21號別墅,建於1920年,是延平居委會在鼓浪嶼
區政府駐地,轄內有工商銀行、人民體育場、少年宮、日光巖、菽莊花園
、鼓浪嶼賓館等。主要道路有田尾路、港仔後路、晃岩路、泉州路、烏埭路
、海壇路、中華路、虎巷,期間因戰亂毀損。2011年,在幾位熱愛鼓浪嶼
老建築人士的努力下,歷時兩年的修復,改名為『紅墨』 旅館
沿著中華路,田尾路,終於來到了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其實和台北板橋的林家花園有著很大的淵源
菽莊花園的創建人林爾嘉的父親就是台北板橋林家花園的主人林維源
林爾嘉的童年和父親在林家花園度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清朝光緒20年(1894年),朝鮮暴發東學道民變,朝鮮宗主國中國(清廷)
和暗中支持東學道的日本發生戰爭,因當年為甲午年,史稱為甲午戰爭
此役中,不但清廷派往朝鮮的軍隊被日軍打敗,連號稱擁有現代裝備
的北洋艦隊也遭到慘敗,因此戰敗後,中日簽訂馬關條件,將台澎割讓
給日本,因此林維源舉家避難到鼓浪嶼定居
1905年林維源去世後,林爾嘉繼承父業,因為非常懷念台北板橋的故居
於是在1913年仿照台北林家花園創建了菽莊花園,,因林爾嘉字「菽臧」
所以取諧音「菽莊」為花園名
其中菽莊二字是林爾嘉先生花了一萬銀元,請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先生
所題的園匾
背後就面對鼓浪嶼最高峰的日光巖,園區內規劃有很多著名的景觀
比較著名的有補山花園、藏海花園、四十四橋、十二洞天等
園中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鋼琴寶庫,館藏近百架世界各國
生產的珍貴古鋼琴,是鼓浪嶼鋼琴文化的一個縮影,其中聽濤軒就是鼓浪嶼
鋼琴博物館一館,展示的鋼琴由澳洲籍華人胡友義先生所捐贈
「補山花園」是用各色粒岩堆砌而成12洞天,按12生肖來排列,有家河
破碎極需修補之意
『藏海花園』所佔的面積並不大,利用四十四橋把海的一角給藏進花園中
漲潮時海水會透過閘口漫進園內,就像是把海的一角藏進自己花園的懷抱中
與補山花園有異曲同工之意,家河破碎把大海攬在自己懷中
『四十四橋』是藏海花園的主景,因主人建橋時四十四歲而得名
此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
藏進花園,橋上有觀魚台、渡月亭、千波亭
由菽莊花園回到悠庭小築Check out經過鼓浪嶼中華路30號別墅
鼓浪嶼中華路30號別墅,建于1926年
由一對美國夫婦所建造,是鼓浪嶼建築史上最興盛時期的建築的
其中一棟,具有巴洛克風格的三層紅磚洋樓
之後由鼓浪嶼的三丘田碼頭坐油輪回到廈門的廈鼓碼頭並且前往
廈門萬佳東方酒店Check in,因為在台灣只訂一晚,但明天要前往金門
所以勢必要在此再住一晚,因此向酒店櫃台再訂一晚
沒想到酒店櫃檯服務小姐要我們上網訂,這...這...又來了嗎 ?
在現場還要到上網訂,網上刷信用卡,然後又重覆付現金及押金
難道不能現場直接付現金,這... 天啊,中國人真的很OOXX
這是第十一個驚奇,結果第一天遇到的情況又重演一遍
明明刷信用卡預訂成功了,飯店又說沒接到訂單
這是怎樣 ? 以為大家上網及打電話Check都不用錢就是了
中國人又在耍白癡了嗎 ? 根本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搞了快一個小時才訂房成功,接下來放行李
草草吃了午餐,前往廈門大學,又遇到一個驚奇
就是這家酒店的地址上寫位在廈門大學思明校區
讓我們誤以為走一段路就可以到達廈門大學
走了老半天只看到廈門大學附屬醫院
結果又擺了一個大烏龍啊,問了附近一個軍官才知道
要先穿過鴻山公園的隧道到達公車站,再坐公車到
廈門大學,所以如果用走的到那裏,可能已經半夜了
廈門鴻山步行隧道(廈門人防科普長廊)
思明南路331號鴻山公園瀑佈景觀邊入口至石泉路
廈門鴻山步行隧道是2013年開通的一條僅限於行人通過的隧道
鴻山步行隧道是從思明南路到石泉路、市第一醫院、雙十中學
鎮海初中的交通便道,也是人民防空科普長廊
長廊兩側有空襲兵器知識、民防科普知識、民防情勢等宣傳展覽
有戰時防空襲知識、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事故及防護知識
還有對岸中國對金門823炮戰的看法及說法
到了廈門大學,才發現無法進入參觀,要晚上5:00以後才開放
所以只好先去南普陀寺參觀,再回來廈門大學參觀
但因為是晚上,所以根本看不到廈門大學的美景,只見到
女生宿舍外直接晾在走廊上的內衣褲,這成何體統啊
真的是很失望,不過老實講,就算有開放,也可能沒時間參觀吧
先介紹南普陀寺的歷史好了
南普陀寺
是一座有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
面臨碧澄海港,規模在廈門島佛寺中居首位
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
是一間在閩南和東南亞有相當影響力的佛寺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末期,當時稱為泗洲寺。北宋時由僧人文翠改建
稱為無盡岩。元代時被廢寺,於明代重建,改稱為普照寺,並遷建於現址
清代初期又因戰亂廢寺,後於康熙22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捐資修復
並擴建,因增建大悲閣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
遂更名為南普陀寺
到民國初年,南普陀寺已成為閩南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廟
文化大革命中,南普陀寺曾遭紅衛兵砸毀,之後在寺廟臨時主持人妙湛法師
的努力下逐步恢復寺院
直至1989年恢復推舉方丈的制度,並於次年成立以方丈、堂主、監院等組成
的「寺務管理委員會」
再來是南普陀寺的建築結構佈局
南普陀寺占地3萬多平方米,格局為三殿七堂,坐北朝南,依山面海
建築具有獨特的閩南風格,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天王殿
、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
天王殿:1925年會泉法師住南普陀方丈時重建,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
、木構建築,闊為五間,前有紅漆大門,後無牆。供奉彌勒菩薩、韋馱和四大
天王
大雄寶殿:1932年轉逢法師重建,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木構建築
闊為八間,綠瓦石柱,金碧輝煌,供奉三世尊佛
大悲殿:1930年太虛法師重建,八角形三層飛檐躥角式亭閣單層建築,於1962年
改建為鋼筋水泥、木構式,供奉觀音菩薩。因為要到大悲殿必須再往五老峰上爬
但時間不夠,只好放棄
中軸兩側則有左右廂房、鐘樓鼓樓、羅漢堂、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
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舍等
天王殿前有廣場,廣場前為長寬均約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約百米長七八十米
寬的蓮花池
結束南普陀寺的參觀之後,天色已暗,所以廈門大學就只是走馬看花
(其實什麼都沒看到)
晚餐前先去J大師念念不忘的永輝超市去參觀一下
我們shopping一番同時J大師買了他一路上念念不忘的貴州茅台才滿足的離開
晚餐,J大師獨鍾於小眼鏡大排檔,所以我們就跟著J大師吃了三晚的小眼鏡大排檔
就這麼剛好,J大師一直念念不忘的小眼鏡大排檔竟然就開在萬佳東方酒店的隔壁
天下之事真是無奇不有,基本上今晚的菜色和上次大同小異,因為老婆知道我喜歡吃
青菜,因此多叫了兩盤有青菜的餐點,沙嗲芥蘭牛肉及地瓜葉,另外魚的部份改點金倉魚
再來就是多了水餃
水餃
沙嗲芥蘭牛肉
金倉魚,類似台灣的白倉魚
地瓜葉
餐後回到萬佳東方酒店,結束第三天的行程
未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