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價值投資者而言,通常會特別強調一家企業的價值比價格重要
買對了一家企業,無論何時何地買,只要長期持有也一定會賺錢
但我解讀這是基於若這家企業具有保持長久不敗競爭優勢的護城河而言
但這個理論還是有些盲點的,企業永遠不會衰敗 ?!
假設你同意企業不可能永遠成長,那企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步入衰敗
問題是...你如何可以斷定一家企業什麼時候會走入下坡 ???
如果不重視價格,我個人認為這未必就是好的投資
好在,兩山大替我的投資模式做了一個好註解
他認為我是個反脆弱的投機者,而非價值投資者
我個人也滿認同的,卸下了價值投資的教條束縛
反而增添一點投資的自在及彈性
因為書本上的價值投資大師都說
價值投資者必須完全忽略價格的因素,只在乎企業的價值
而且最好是永遠不要賣出手上的企業股權(12/10修正)
至少這點,以我11年的投資經歷,我自認我是做不到的
所以要我去買300元的1476,或者要我去買90元的1227
或者去買230元的9914,500元的王品,200元的誠生來長期持有
對我而言是很困難的
這些企業都是好企業也都值得長期持有
也或許在未來幾年在價值投資成為當今市場主流的氛圍
以及價值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之下
會見到1000元的1476,2000元的1227
及3000元的9914,10000元的王品,20000元的誠生
但我100%不會去投資他們
(以上這樣寫會不會又引起誤會 ???
請讀者千千萬萬不要自行對號入座
所舉例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我個人認為,對投資人者而言,其實評估企業是否是
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好企業只是最基本的條件
只是第一個步驟而已,並非到此就結束了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評斷現在的價格相對於企業的價值是否便宜
否則買進之後也抱不久,我們得承認我們只是人,而非股神
所以我個人認為,買進企業股權所要付出的價格其實非常重要
『只要買對企業,不顧價格都可以賺到大錢』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
對我而言評估一家企業,價格及價值其實同等重要
因為一家企業不可能永遠不敗,而我也不可能知道它何時會衰敗
最好的方法,就是耐心等待它的價格跌破它的價值很遠時才買
當它的價格漲破它的價值很遠時賣出
也許這樣會被價值投資者唾棄,但我卻樂此不疲
因為風險對我而言,比企業的價值還重要
所以當我一個初見面的股市的朋友問我
『你的投資方法很像是個價值投資者,請問你最看重的是什麼 ???
你為何把中碳,聚陽,中華電信賣掉 ???』
我老實地回答他,其實我『最』看重的是企業價格,而非企業價值
更深一層來說『是否有讓我放心的安全邊際』
以及『企業價格和企業價值的關係』是我最在意的
當然我必須承認,我這麼做也是會有盲點的
有時會買不到我想買的價格而錯失漲倍股
或者是賣太早了,導致投報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