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泡沫有大有小,小可以小到一個國家及某個區域的國家,大可以大到全世界。
其中股市泡沫小可以小到一家企業或某個產業,大可以大到整個股市。


我個人認為可以預測的金融現象都不是金融泡沫。從歷年來的股災來看,
金融泡沫的前因後果就如投資的結果及股價的漲跌一樣無法預知,只能事後驗證。


因此與其汲汲預測金融泡沫何時出現,不如在投資前按照自己的投資步調及投資策略
做好紥實的準備工作以及利用風險控管來降低投資過程中因為不確定因素而造成的風險。

=======================
兩大諾貝爾獎得主針鋒相對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2013-12-10 22:06:42 

經濟世界泡沫似乎無所不在,但究竟什麼才是泡沫?(圖片來源:法新社)

房地產泡沫、債券泡沫、黃金泡沫、股市泡沫、科技泡沫、比特幣泡沫,「泡沫」這個詞在當今的財經新聞上已經成為了耳熟能詳的關鍵詞,但妙的是,「泡沫」一詞 20 年前在經濟教科書上並不存在,這樣一個 1990 年代中期才浮出來的詞怎麼會忽然之間影響了全球經濟?

《USAToday》報導,諾貝爾獎得主,耶魯教授席勒 (Robert Shiller) 表示泡沫一詞 20 年前並不存在教科書上,而就因為這個詞很新,對於「泡沫」的概念也很新,沒有客觀的定義存在,每個人都可以各自詮釋。

正因如此,席勒決定為「泡沫」一詞定義,在他的名著「非理性繁榮」寫下定義,他列出了一個判斷標準,若是符合所有定義那麼判別其為金融泡沫。

一、股價快速飆漲
二、人們開始口耳相傳為泡沫現象找理由
三、人們開始說他們賺了多少錢
四、人們開始嫉妒或是後悔當初沒有參與
五、新聞媒體也開始推波助瀾

以上這些定義不難,但是光靠這些標準,有時候恐怕失準,找出來的恐怕並非真泡沫。

例如微軟就是,1985-1990 年之間微軟股價長了 8 倍,報章媒體開始報導微軟消息,估計微軟一年內賺了多少錢,當初早期員工到了 1992 年有 1/5 之一都是百萬富翁,且年紀還不到 30 歲,當年的《時代》雜誌關鍵字甚至是「個人電腦」。

微軟看來符合了每一樣標準,但 90 年代的微軟股價是泡沫嘛?並非。以後見之明來看,當時的微軟股價還是便宜貨,要是當場進場買現在可獲得 4900% 的報酬,以同樣標準來看 1998 年的 Amazon、2004 年的 Google、2007 年的 Apple 都是,有一大票過去被認為是泡沫的股票,後來事實證明皆是誤判。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 2000 年的科技股和 2006 年的房市是一堆泡沫,但同樣的,這也只是後見之明,回到當時的時空,現在說當時泡沫證據明顯的人十有八九當時都未有警覺。

和席勒同一年贏得諾貝爾獎的芝加哥大學經濟教授 Eugene Fama 完全不認為泡沫是可預測的,而也就因為無法預測,所以 Fama 不認為我們可以說泡沫存在。

Fama 認為市場是完全資訊市場,受到資訊驅動,就算事後發現資訊有誤亦然,市場價格崩跌就是因為人們接收不利市場資訊,市場如果接收了資訊就應該將之列入定價反應。但是市場並不如黑板的算式這麼理性,市場參與者常常受到欺騙、數學不夠好、受到隨機性愚弄、無視歷史、由情緒驅動決定。

Fama 被問及是否真的相信泡沫不可能存在時,他如此回答:「你用的是『相信』,我不相信,我是個經驗主義者」,他不認為有統計證據可以證明有任何人可以準確預測價格何時會下跌,所以如果你解釋「泡沫」一詞代表的是你可以預測何時價格要走跌,那麼 Fama 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事。

但席勒反駁,定義某狀況為「泡沫」時並不是代表知道何時泡沫會破滅,而是知道它最終會破滅,席勒本就承認市場的下一步是不可預測的。

不過 Fama 仍持懷疑態度,他認為每次的狀況都是所謂的泡沫破滅後,媒體再進去找到當初第一個預測這個狀況的人然後稱讚,但是他們並不回頭看看過去的其他預測,看看這是否只是運氣成份。雖然席勒曾經成功預測過去兩個泡沫,但是 Fama 認為兩個並不構成統計的可靠性,若席勒還能預測未來十次的話,那麼他就信服。

對於經濟的泡沫之爭,雖然 Fama 和席勒兩人沒有達成共識,但是他們對經濟都抱持著同樣的態度:「謙卑」,永遠對於市場抱持更深度的思考,而非驟下結論,自己為凌駕一切之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ple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